12月3日,文理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全体党员通过上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途径收看了上海“初心讲堂”第七讲——《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
《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于11月19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讲,由解放日报社、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打造。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红色资源,将情景舞台剧形式融入到红色主题教育中,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共出演了《庶民的胜利》、《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真理的味道》、《王根英的书包》、《走出石库门的一瞬》、《永不消逝的电波》、《各个时代的入党誓词》等7幕情景剧,用艺术化形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感动人心的经典场景。表演结合了演讲、朗诵、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探寻不同历史背景下一代代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让党员在精神家园欣赏浸入式的情景演绎,接受精神洗礼。
文理教学部全体党员观看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工作要求,深扎革命信仰之根,坚定立德树人之心,忠于党忠于信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担当,致力推动教学部事业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一起从党的诞生地再出发、从建党百年的伟大时刻再出发,倾听我们党员教师的心声吧。
书记秦禹权: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教师梁莺瑜: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忠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党百年征程的制胜法宝。从建党之日起,我们党就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了旗帜上,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与奋斗目标。习近平鲜明指出:“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百年来,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的忠诚,我们党才成功带领人民跨过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党史学习教育动员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自觉忠诚核心、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各项工作任务中去。
教师卜茹雯:上海“初心讲堂”第七讲——《忠诚与信仰》以别开生面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讲述了一系列不同时期党员同志们为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不息的故事。李大钊、王根英、李白……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名字,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传递出让人震撼的信仰力量。其中最令我为之动容的就是情景剧《王根英的书包》,王根英——她身为革命者母亲一边难以割舍对孩子的感情,另一方面却要忙于革命工作,直到被关在狱中才有空一针一线地为孩子绣 了个小书包。书包上有一架神气的飞机,满怀着这位母亲对幼子的期许:望他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从这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共产主义烈士身上,我明白了共产主义信仰是永不退缩的力量之源。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的繁荣昌盛饱经风霜。正是这些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共产党员,才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才奠定党的执政地位,才树立了党的威信。作为后辈,我们要继承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生生不息的革命情怀,更要承担起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富民强国的时代使命。
组织员付艳君:“初心讲堂”第七讲通过演讲、朗诵、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中共一大会址的红色资源,让历史中的人物走出历史、走上舞台,生动具象的向观众展示了各位革命先辈的宏伟事迹:李大钊先生的《庶民的胜利》,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了同样的理想信念,各奔南北;陈望道先生蘸着墨水的粽子,品出了“真理的味道”;在牢狱中王根英用慈母的柔情缝制的书包;走出石库门的一瞬,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征途;壮士已矣,但传递革命讯息的电波永远不会消逝;入党誓言顺时而变,但共产党人的初心从未改变。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必将忠于党忠于人民,不畏困苦坚守初心。
教师马妍: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革命前辈,在中国革命开创初期,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通过文艺作品再创作的形式给当代人心灵震撼教育。教育形式多样有效, 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教益。(秦禹权 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