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教学部直属党支部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11浏览次数:5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理论学习系统化、经常化,往心里走、实里走,文理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于1210日下午在南苑2号楼302会议室举行了全体教师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由秦禹权书记主持,对教学部师德师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秦禹权书记带领大家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一系列政策规章的文件精神,面对曝光的的典型案例,号召广大教师引以为戒,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敬重学问、恪守职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加强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强调今后在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突出师德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

他明确指出,一系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规章的出台,既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又划定了师德底线,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守的规矩。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上旗帜鲜明。在以德立身中提升自我修养,为人师表;在以德立学中明道信道,实现德才兼备;在以德施教中潜心育人,不辜负职业担当;在以德育德中立德垂范,强化榜样示范。时刻牢记“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切实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耿铭主任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提出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广大教师要引以为戒,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界。教育引导教师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夯实信仰支撑,增厚信念土壤,激发信心力量,真正让教书育人典型“立”起来、“亮”起来,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争做“四有”好教师。

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梁莺瑜老师说“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

焦建利老师讲到,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办公室主任张帅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应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学部副主任侯丽英老师说,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也是第一责任人。自觉培养“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是确保所教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

戴怡文老师表达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师德规范要牢记心里,努力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美好愿望。

董鸽老师说,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振兴师道尊严是每位老师的责任所在。

张永春老师认为,师德师风是教师立身之本,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廉洁自律,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王宏杰老师说,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必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马妍老师说,教师应坚持言行雅正,光明磊落,为人师表,诚信教学,以德化人,以德育人。

吴成洋老师引用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认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警自重,诚信立教,创新施教。

沈新娣老师说要时刻保持警惕,警钟长鸣,秉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尤婷婷老师说坚持杜绝任何违纪违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闵建中老师说,规范就是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

孔平老师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师德高尚!教师没有了师德,就失去了灵魂

周艳丽老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陆理原老师说,切实做到“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想学生所想,教学生要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

陈立范老师说,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自己。

卜茹雯老师说,教师应该要有永恒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来回报社会。

主题教育以来,文理教学部直属党支部紧扣主线,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全方位,不断加强渲染师德底色,要求大家对标找差距,对表抓整改,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牢记育人使命,增强育人实效。(秦禹权 付艳君)